戏剧留学│缅怀Harold Prince:百老汇传奇不可复制
戏剧留学 丨 2019-08-20
7月31日,享年91岁的百老汇音乐剧传奇制作人、导演Harold Prince在冰岛去世。这个消息一经公布,在全球剧圈都引起不小的震荡。

从西区音乐剧女王Elaine Paige(代表作《艾薇塔》、《猫》)、百老汇传奇女演员Chita Rivera(代表作《西区故事》),初代“魅影”扮演者Michael Crawford(代表作《歌剧魅影》)等,到西区著名作曲人Andrew Lloyd Webber(代表作《猫》、《歌剧魅影》、《万世巨星》),《汉密尔顿》创作人Lin-Manuel Miranda(代表作《身在高地》、《汉密尔顿》)等至今仍叱咤音乐剧圈的顶级演员及制作人,都纷纷发文致哀。
百老汇剧院更是为这位巨星的陨落进行暗灯默哀仪式。

作为托尼奖个人获奖次数最多的纪录保持者,Harold Prince的21座奖杯沉淀的是一部部百老汇音乐剧经典之作。

“如果没有Hal Prince, 百老汇会是什么情景?” —托尼奖

如果要用什么方式来记录Harold Prince这一生的话,或许音乐剧是最适合不过的了。《Prince of Broadway》正是以这位传奇制作人的所有作品为时间轴而打造的一部音乐剧。从《Damn Yankees 失魂记》、《Cabaret 歌舞厅》、《Company 伙伴们》到《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剧院魅影》,毫不夸张的说,没有Harold Prince,也就没有当下令世界音乐剧迷们趋之若鹜的百老汇。
关于“百老汇王子”(Prince of Broadway)
童年受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影响,年幼的Harold Prince最喜欢随着父母到剧场里看演出。本身内向和寡言的他被舞台上的世界所深深吸引。于他而言,这里是逃离现实的完美之所("it's an escape")。没事的时候,Prince就喜欢对着舞台模型摆弄,做不同的调度。而他与剧场的故事,此时或许就开始了。
据Hal Prince的回忆,他真正的剧场生活是在大学毕业之后开始的。他给当时知名的制作人George Abbott写了封自荐信,以舞台经理助理(assistant of stage manager)的身份参与到音乐剧《The Pajamas Game 睡衣游戏》的制作。这部剧获得了1955年的托尼奖最佳音乐剧。
然而1962年,他开始独挑大梁制作的音乐剧之后并未造成多大的影响力,直到音乐剧《Cabaret 歌舞厅》的问世。正如他自己所说,他对戏剧冲突的捕捉、对政治的敏感、对舞台布景的想法丝毫不差的渗透在作品的每一处。
之后,一部《West Side Story 西区故事》让Prince的知名度享誉全球,更让他与百老汇著名词曲人Stephen Sondheim这位鬼才相遇,这才有了之后例如《Company 伙伴》、《Sweeney Todd 理发师陶德》、《Follies 富丽秀》、《A Little Night Music 小夜曲》等等一系列经典作品的诞生。Prince直言和Sondheim的合作非常有趣,让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意得以发挥。
如果说和Sondheim的合作是艺术创意的实现,那么和Andrew Lloyd Webber和合作还带来了更多其他方面成就。《艾薇塔 Evita》、《剧院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》等享誉全球的作品,而今成了大多数人爱上音乐剧的理由。提及“魅影”,Prince说之所以把他打造成一个华丽的维多利亚风格,正是希望观众走进剧场的时候,这里能成为另一个世界——如他认为的那样,一个逃离现实的完美场所。
一部接一部的成功与接踵而至的奖杯,对于Prince而言,这些都不是他安于现状的理由。他能感受到音乐剧行业在不同时代下存在的危机感——摇滚乐的兴起、时代广场的衰落、英国音乐剧的冲击等等,而他也不断去迎接这些挑战。而他对20世纪后半期百老汇音乐的努力重塑,再次为他填了一座重磅级的奖杯——托尼奖终生成就奖。
Hal Prince的“最后一堂课”
在New York Times公开的一段2008年长达14分钟的采访录像《The Last Words》中,Prince分享了自己过往的创作历程,也成为这位大师最珍贵的分享。
在镜头前的Prince还是头顶着一副眼镜、缓缓地说着关于音乐剧创作的背后故事。在采访中,彼时已经80岁高龄的Prince谦卑的说,奖杯是用来记录过去的,而他永远是为了下一部作品而努力。
No show gets a free-ride because you had a success before. You’re as naked as the first day you were. And you better make it good.
没有作品能凭借你昔日的成功而白白获利。如同新人一般,所有一切都从头开始、不能怠慢。
感谢Harold Prince用他的一生为音乐剧留下了如此丰厚的艺术宝藏,也鼓励着我们不忘初心、坚持把最好的音乐剧作品带到舞台上呈现给观众。
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

从西区音乐剧女王Elaine Paige(代表作《艾薇塔》、《猫》)、百老汇传奇女演员Chita Rivera(代表作《西区故事》),初代“魅影”扮演者Michael Crawford(代表作《歌剧魅影》)等,到西区著名作曲人Andrew Lloyd Webber(代表作《猫》、《歌剧魅影》、《万世巨星》),《汉密尔顿》创作人Lin-Manuel Miranda(代表作《身在高地》、《汉密尔顿》)等至今仍叱咤音乐剧圈的顶级演员及制作人,都纷纷发文致哀。
百老汇剧院更是为这位巨星的陨落进行暗灯默哀仪式。

作为托尼奖个人获奖次数最多的纪录保持者,Harold Prince的21座奖杯沉淀的是一部部百老汇音乐剧经典之作。

“如果没有Hal Prince, 百老汇会是什么情景?” —托尼奖

如果要用什么方式来记录Harold Prince这一生的话,或许音乐剧是最适合不过的了。《Prince of Broadway》正是以这位传奇制作人的所有作品为时间轴而打造的一部音乐剧。从《Damn Yankees 失魂记》、《Cabaret 歌舞厅》、《Company 伙伴们》到《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剧院魅影》,毫不夸张的说,没有Harold Prince,也就没有当下令世界音乐剧迷们趋之若鹜的百老汇。
关于“百老汇王子”(Prince of Broadway)
童年受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影响,年幼的Harold Prince最喜欢随着父母到剧场里看演出。本身内向和寡言的他被舞台上的世界所深深吸引。于他而言,这里是逃离现实的完美之所("it's an escape")。没事的时候,Prince就喜欢对着舞台模型摆弄,做不同的调度。而他与剧场的故事,此时或许就开始了。
据Hal Prince的回忆,他真正的剧场生活是在大学毕业之后开始的。他给当时知名的制作人George Abbott写了封自荐信,以舞台经理助理(assistant of stage manager)的身份参与到音乐剧《The Pajamas Game 睡衣游戏》的制作。这部剧获得了1955年的托尼奖最佳音乐剧。
然而1962年,他开始独挑大梁制作的音乐剧之后并未造成多大的影响力,直到音乐剧《Cabaret 歌舞厅》的问世。正如他自己所说,他对戏剧冲突的捕捉、对政治的敏感、对舞台布景的想法丝毫不差的渗透在作品的每一处。
之后,一部《West Side Story 西区故事》让Prince的知名度享誉全球,更让他与百老汇著名词曲人Stephen Sondheim这位鬼才相遇,这才有了之后例如《Company 伙伴》、《Sweeney Todd 理发师陶德》、《Follies 富丽秀》、《A Little Night Music 小夜曲》等等一系列经典作品的诞生。Prince直言和Sondheim的合作非常有趣,让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意得以发挥。
如果说和Sondheim的合作是艺术创意的实现,那么和Andrew Lloyd Webber和合作还带来了更多其他方面成就。《艾薇塔 Evita》、《剧院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》等享誉全球的作品,而今成了大多数人爱上音乐剧的理由。提及“魅影”,Prince说之所以把他打造成一个华丽的维多利亚风格,正是希望观众走进剧场的时候,这里能成为另一个世界——如他认为的那样,一个逃离现实的完美场所。
一部接一部的成功与接踵而至的奖杯,对于Prince而言,这些都不是他安于现状的理由。他能感受到音乐剧行业在不同时代下存在的危机感——摇滚乐的兴起、时代广场的衰落、英国音乐剧的冲击等等,而他也不断去迎接这些挑战。而他对20世纪后半期百老汇音乐的努力重塑,再次为他填了一座重磅级的奖杯——托尼奖终生成就奖。
Hal Prince的“最后一堂课”
在New York Times公开的一段2008年长达14分钟的采访录像《The Last Words》中,Prince分享了自己过往的创作历程,也成为这位大师最珍贵的分享。
在镜头前的Prince还是头顶着一副眼镜、缓缓地说着关于音乐剧创作的背后故事。在采访中,彼时已经80岁高龄的Prince谦卑的说,奖杯是用来记录过去的,而他永远是为了下一部作品而努力。
No show gets a free-ride because you had a success before. You’re as naked as the first day you were. And you better make it good.
没有作品能凭借你昔日的成功而白白获利。如同新人一般,所有一切都从头开始、不能怠慢。
感谢Harold Prince用他的一生为音乐剧留下了如此丰厚的艺术宝藏,也鼓励着我们不忘初心、坚持把最好的音乐剧作品带到舞台上呈现给观众。
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




